banner
Zhemin

Zhemin

Learner & Fundamental Investor. Long live volatility. Critical rationalism.
twitter

從時間的角度漫談區塊鏈

區塊鏈在計算機中引入時間共識,時間產生信任,信任構建社會關係,從而推動生產力。


什麼是時間?#

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往往很難。暫且先把物理學討論的時間放在一邊,我們普通人所感受的時間,最早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周而復始,人類繁衍生息。在這裡時間是順序,具有事務發生先後的不可逆性。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時間是物質的變化。物理學上通過對銫 - 133 原子輻射特性變化給出了秒的定義,而這裡我準備用蘋果來說明什麼是物理上的時間。我把一個蘋果削皮,新鮮的蘋果在 15 分鐘後因為酚類化合物在氧化作用下變成了褐色蘋果,因此「新鮮蘋果」和「褐色蘋果」是這個蘋果的兩個狀態,也可以稱為時間點,而這之間變褐的過程稱為時間段,「秒」的概念可以被歸類為時間段。而區塊鏈中賬戶 State 本質是數據截圖,更類似於時間點。

時間的顆粒度#

最早的時間是不斷的日出日落,但由於自然的變化,一年中白天夜晚時間的長短各異。到後來,古時候的中國人把時間劃分為 12 個時辰。到了約 13 世紀的西方,測量「小時」的機械式鐘表出現了。我們看到了時間顆粒度的不斷細化,為什麼我們需要精確地進行時間的區分?

因為時鐘的出現,「時間」開始與自然現象脫勾,成為可客觀測量的單位。時鐘是促成現代工業時代的關鍵發明。
——Lewis Mumford

時間有什麼價值?#

從人類感受的角度來看,時間只是我們凭空想象的概念,有什麼價值呢?創造價值的是時間之上人類的勞動活動,是物質的變化生產。不同的是,當回到上文為什麼我們需要不斷精細化的時間這個問題上,時間給我們帶來的是更高效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讓群體實現精細分工從而提高生產力,創造更多的價值。舉個例子,一條渡船每天往返河兩邊三次。如果沒有精確的時間認識,船客要早早到渡口等待渡船的出發,浪費了大量的可以工作的時間。

我們常說時間無價,但實際上時間有價,每個人的時間都被資本定義。美國人均時薪是 28 美金,而一個 Billionaire 願意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花多少錢?世界的參差在時間的定價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區塊鏈是時間#

時間是事務發生的順序,是物理變化的方向,不可逆性是其重要的特點,帶來了嚴肅的交換,也構建了信任和市場。區塊鏈給電子世界裡帶來了順序,賦予了電子世界神聖不可逆的時間,帶來的信任構建起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市場。關於區塊鏈為什麼是時間,還是去看看Bitcoin is Time這篇文章吧,這個高度抽象的世界講究不要重複造輪子,何況我還造不出這麼好的輪子。

怎麼衡量區塊的價值?#

普通人和億萬富翁的時間具有不同的定價,那麼當我們認為區塊鏈是時間的時候,或許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單位時間所能包含的事務價值有多少?BTC 是現金世界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對比起市值規模更小的區塊鏈網絡,就仿佛比 Bitcoin 是 Billionaire 的時間,而 Altchian 是普通人的時間。人們往往在 BTC 網絡上進行更大價值量的交換,因此作為時間使用權的 BTC 和代表其他公鏈使用權的 Altcoin(比如 $LTC)出現了巨大的市值差異。

投資公鏈貨幣是在投資時間所蘊含的事務價值的增長#

隨著 BTC 價格在十年來的不斷提升,在該網絡上所做的交易往往蘊含著越來越高的美元價值。當我們在談及一種貨幣,或者說交易媒介時,其本身的價格提升就是其所蘊含事務價值增長的一部分。為什麼目前主要是貨幣交易功能的 BTC 市值比能夠實現更多功能的 ETH 有更高的市值?或許可以用其價格本身就是其價值的一部分來理解,即其單位時間往往能夠轉移更大的價值量,背後是其沉澱了更多的安全性和共識。

當我們把 ETH 認知為對 Ethereum 網絡中單位時間的使用權時,ETH 內在價值的提升,除了包含上述區塊鏈網絡代幣本身價格的提高以外,其單位時間所能蘊含事務的增加是更重要的價值來源。Ethereum 社區現在致力於提高 TPS,通過 Rollup 方法構建第二層網絡,通過預言機將現實世界信息寫入區塊鏈等等都是在不斷豐富單位時間所能蘊含的事務價值,Ethereum 底層的成長性來自於此。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世界發現許多行業都需要互聯網帶來的「連接」屬性,那麼現在或許是時候可以想想「時間和順序」能夠帶來什麼改變。

區塊鏈可以帶來摩擦成本更低的市場嗎?#

中心化的計時工具已經實現了非常高顆粒度的時間劃分和排序,當我們在用 SWIFT 網絡做結算的時候,每筆交易的發生時間可以高度精確,本質是因為中心化的機構在維護大賬本。其解決共識的方法在於對其背後各國政治力量和資本力量的信任,以及各力量均衡後的穩定秩序。而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由算法中的隨機性帶來,如果要對比兩種市場的成本哪個更低,我們需要拆開來看看中心化賬本和去中心化賬本分別需要什麼條件運行?現實世界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中心化的信任市場

  • 國家暴力機關;
  • 政府構築的公信力;
  • 各國政府間相互制約產生的均衡;
  • 官方聯儲、清算機構等的運營成本;

區塊鏈的信任市場

  • 利用了傳統世界的穩定社會治安、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
  • 隨機性和共識機制;
  • 代碼的執行能力;

可能仍有一些運行條件沒有列出來,但從上面的事項我們也可以看到,區塊鏈市場的構建是離不開傳統世界的底層保障。好處在於區塊鏈的信任市場是全球化支撐的,失去局部傳統世界保障的情況下,節點可以轉移到其他提供保障的地區,典型的比如中國礦工遷徙。

個人認為現有區塊鏈市場具備更低的摩擦成本的可能原因在於

  • 利用了傳統世界的底層保障,但支付較少的成本;
  • 節點是市場化競爭的,比壟斷的官僚機構更有經營效率。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