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Zhemin

Zhemin

Learner & Fundamental Investor. Long live volatility. Critical rationalism.
twitter

什麼是幸運的公司/專案?

對幸運公司的思考源自投資前輩的思考,以下摘錄自這位投資前輩:

  • 重溫去年反復提過的邏輯:要投資幸運的公司
  • 真正優秀的公司、能夠自己創造時代的公司是極少數(比如蘋果、特斯拉、英偉達等),絕大多數公司更加跟著時代起伏,所以我們做投資,除了極少數時候,我們絕大多數時候投資的都是,順應時代的公司,也就是「幸運」的公司。
    • 牧原是好公司,但是不幸運的時候也虧錢,相反,當行業周期疊加行業事件發生時,牧原就是足夠幸運的公司。
  • 我們目光要多放在,這個公司到底有多幸運,有多順應了時代。
  • 另一方面,也要多抬頭看路,看看時代是怎樣的,在這個時代之下,誰可能是幸運的公司。
  • 同時,對於那些足夠幸運的公司,我們不要長期迷戀,幸運也是容易到頭的,看到各方面都好的時候,永遠有留一顆心,隨時準備撤退。
    • 在所有人都誇獎時,可能就是幸運達到頂峰時。有人誇獎,就會有人來學習,可能最幸運的時候也就過了。
    • 如果公司的老闆,這時也出來自吹自擂,講他們是如何做的,也要多留一份心。如果領導已經飄了,就應該堅決賣出。
    • 當我們覺得公司沒那麼幸運了,就應該賣出。這個心理障礙是更小的。
  • 一個公司,只要戰略方向出現重大調整,無論包裝得多好,也應該先出來一部分,戰略調整的背後,往往就是幸運快到頭,要有新的挑戰了,先觀望,再判斷。

幸運真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切入點,跟我一直在思考的「權力結構」的視角有一些契合。從權力結構的角度來表述:有些生態裡的權力結構穩定,生態鏈價值牢牢掌握在最具權力的標的上。而這份權力的來源是企業 / 項目通過時間窗口、品牌優勢、技術優勢等各種方式實現「只有我能做,別人都做不了」。典型的例子比如美元、愛馬仕、蘋果。這裡的核心風險在於權力來源的品牌、技術等優勢一旦消失,原來權力結構的穩態就會逐步變化。好處在於這種權力結構延續性更強,就算發生變化也會給投資人收集、理解、反應信息的時間。

另外一類生態裡權力結構不穩定,生態鏈核心價值掌握方可能一段時間就發生大幅度轉移。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標的在生態裡長期做不到「只有我能做,別人都做不了」,權力之所以聚集到標的上主要是因為生態內外環境的變化,也就類似這裡提到的「幸運」。比如周期股或大宗商品,議價權力可能這兩三年在賣方,但隨著供應擴產後,議價權力轉移到買方。

標的同時存在於多個生態中,這些生態也存在競爭和包含關係。比如在權力結構比較穩定的膠片相機生態裡,柯達就是核心權力的掌握方。但後續出現的數碼相機跟膠片相機是相互競爭的生態,而在數碼相機、手機出現後的「拍攝大生態」裡權力結構就非常不穩定。因此不能忽視標的所在各個生態裡權力結構的變化。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